52年巡守边境无人区 山东籍老党员魏德友成正能量”网红”
2017年1月5日 来源:中国产业播报
8月9日,央视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节目相继播出76岁的山东籍老党员魏德友的戍边故事。10日,人民日报也刊发《爱,就是到老的坚守》一文。根据央视和人民日报的报道,魏德友老人在5公里长的中哈边境线上坚持巡守52年,而支持他的是身为党员的坚定信念:入党32年,承诺了在这里守一辈子,也就不再变了。魏德友的故事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,各种报道让这位山东籍老党员成了一名正能量“网红”。红了以后更多的媒体纷至沓来,也有人带着东西去看他,对此魏德友说这都是无所谓的事。但是在他心中,有一件事是有所谓的,为此付出生命也是值得的——魏德友说,如果有人要破坏国家财产或者是进行侵略,他就会挺身而出。 一个人、一辈子在无人区为国家守护家园,令人为之动容!让我们一起为这份向上向善的力量点赞。
人民日报:《爱,就是到老的坚守》
草原寂寂,四野悄悄,挥挥绳鞭,咩咩羊叫,一个孤寂的背影和100多只羊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地行走在国境线上。最近一个H5作品在网上迅速传播,1500多万阅读量、120多万点赞量让故事的主人翁魏德友迅速成为正能量“网红”。这位76岁有着32年党龄的山东籍长者,在中哈边境草原“无人区”坚守52载协助边防官兵守护边境,亿万网友为之感动并称他为一个“活界碑”。
关于老魏,有人敬佩有人不解。老魏的子女来了又走了,他会潸然泪下,但面对多次调离边境、家人团聚的机会,他却一而再、再而三选择了倔强。老魏说,越是在这片草原生活下去,他的心里就越感觉到踏实。这是爱的流露、爱的表达。
爱,是一个支点,一个让生活忠于内心、砥砺前行的支点。有的人年少时心潮澎湃、志存高远,想要在大城市闯出一片天,在重要岗位干出一番事业。可是日子越长,生活越迷茫,因为物质、名利和世间百态,最初的梦想“改头换面”甚至“支离破碎”。说到底,是心中缺少那份执着热爱。老魏的心中充满爱,他在边境找到了内心的一方净土、肩上的一份使命,不忘初心、永葆本色,年复一年、日复一日地巡逻,从而也就有了取之不尽的力量。
爱,不是一时的冲动、一阵子的坚持,而是一辈子的坚守。生活中我们做一件事都觉得很难,遑论用一辈子的时间。“爱”时常挂在我们的嘴边,爱家庭、爱事业、爱党爱国爱人民,但我们更应该扪心自问,能不能做到一辈子的坚守。前不久,一位高校辅导员说起一件有趣的事:校园里经常有某男生拿着99朵玫瑰向某女生表白,以至于旁观女生向男朋友抱怨,“你看看你,现在什么都没有”。“如果是真爱,我会告诉男生,今年送一朵,明年送两朵,年头多一年,就增加一朵花,即便将来到了晚秋般凋零的年纪,爱情也会因为一直的坚守而像芬芳的春天。”这位辅导员的话,仿佛一个隐喻,不但于爱情,于家庭、于事业又何尝不如是?
爱,有时候还是孤独的,是不被理解的,但只要爱得执着、爱得纯粹,终究会绽放爱的光芒。大雁南归,秋叶飘零,寒风刺骨又如何?苏武踏尽大漠飞雪,但始终向往远方的祖国,最终依着忠诚回到久别的大汉。高薪聘请,舒适生活,吃喝享乐又如何?杨善洲离休后主动卷起铺盖扎根大亮山,义务植树造林22年,他说:“我退休了,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。”美国作家埃德加·斯诺在延安看到毛泽东穿打补丁的衣服,周恩来睡土炕,彭德怀穿着用降落伞做的背心,由此断定信仰的力量无穷大,共产党是无法被打败的。
爱,就是到老的坚守。在老魏守边的故事中,老魏的妻子同样被广泛点赞。她一开始被艰苦的条件吓坏,也曾有过逃离的念头,但最终选择了留下,数十年来相濡以沫,一起变老,“哪儿也不去”是她如今说得最多的话。老魏和他妻子的内心是笃定的,我们每个人都应如此,找到心底里的那份爱,无论是家庭,还是事业,抑或是某种品格与信念。只要认准了,就用毕生去追求、去奉献。
央视新闻联播:《为国戍边 半个世纪的陪伴》
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,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,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。那么,作为一名党员,要怎么做就可以说自己无愧于理想呢?新疆塔城的魏德友老人,用行动给出了他的答案。他的故事在网上传播后,十几天时间里阅读量就超过1500万人次。
这条5公里长的中哈边境线,76岁的魏德友巡守了52年。1964年,魏德友从北京军区转业,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兵二连屯垦戍边。后来,老家山东有个姑娘相中了他,跟着他嫁到了新疆。
老魏一路追一路哄,答应再待个三四年就回老家,可没想到一“哄”就是十来年。
1981年兵二连开始解散,所属地交给塔城地区裕民县管辖,百余户人家陆续撤离到离县城更近的连队,老魏却坚持要留下来守边放牧。
从1984年开始,兵二连就只剩下老魏一家在这里,有一回,两口子还跟狼正面对上了。
可即便是这样的惊险,老两口还是坚持在边境放羊为生,义务巡边。
这条边境线上冬天最低温只有零下四十几度,经常遭遇风吹雪,自然环境十分恶劣,这让魏德友两口子的身体也落下了病。
孩子们给他们在附近县城买了楼房,想让爸妈晚年享享福,可他们说什么也不走。
这些年,老魏堵截了数万头越境牲畜,劝返了临界人员上千人,管控区内没发生一起涉外事件。如今边境线上虽然都建起了围栏,装上了电子探头,可即使在我们采访时,老魏都还是时刻保持着警惕。
一辈子呆在边境线上,老魏没给妻子买过啥像样的东西,妻子能给老魏的也就是缝上这几十双布鞋。老伴儿觉得,结婚49年,承诺了相伴到老,也就不再走了。老魏觉得,入党32年,承诺了在这里守一辈子,也就不再变了。
央视焦点访谈:《护着地盘 守着家》
网络红人、粉丝聚集,这些词一说出来,大家很容易就会联想到青春、都市、时尚、另类。以往这些几乎就是“网红”留给我们的印象,不过就在前不久这个魔咒被打破了。一个短短两分钟左右的融媒体作品,在网络空间迅速传播,让一位从未上过网的老人成为“网红”,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心目中“网红”的概念。他年迈、乡土、传统,却能打动年轻人、红遍互联网。他究竟凭的是什么?
从8月2日开始,北京地铁的车厢里,往日播放广告、新闻或者娱乐节目的电视上,出现了一段与众不同的视频。有的乘客被画面所吸引,还有的人掏出手机对着画面扫二维码,是什么内容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呢?新疆塔城地区,中哈边境,茫茫萨尔布拉克草原,有一个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。辽阔壮美的萨尔布拉克,冬季狂风肆虐,暴雪深达一米多;夏天蚊虫猖獗,当地称“十个蚊子一盘菜”。76岁的魏德友,和老伴刘景好在这里已经住了52年,作伴的是他们的一百多只羊。这里向西8公里就是中哈边境173号界碑,每天老魏一边赶着羊群,一边协助边防官兵盯着边境线的一举一动。52年间,魏德友劝返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,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,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。他说“我其实就是个普通人,什么也没做。只要还有一口气,就会在这里一直干下去。”
短短2分钟的视频,打动了不少人。魏德友的故事,最早是从那条H5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开来的。越来越多的人在为他的事迹点赞。魏德友,一个新疆无人区的巡边人,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都市中人的眼中。1964年,魏德友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兵二连,开始了屯垦戍边的生活。52年里,兵二连撤消了、战友们陆续撤回团里或内地,而其他巡边员也都逐草而居。就连边防连也换了19任连长,20任指导员,留下的只有魏德友夫妻二人。每天早上魏德友赶着自己的羊,带上他的巡边三件宝:望远镜、收音机、水壶就出门了。
52年里,魏德友的这双脚走了将近20万公里,相当于走了将近16个两万五千里长征。有的网友说,看到第一张图片就哭了;有的说这才是真正的男神;有人说,这是最值得尊敬的人;有网友感谢魏德友为我们所做的一切;但也有网友在问,52年,老魏所做的这一切值得吗?
52年,魏德友不是一个人。除了他的一百多只羊以外,老伴刘景好一直陪伴在他的身旁。而在网上,记者看到有网友发出这样的疑问:老魏你52年守在这里,你受得了,你的老伴受不了咋办 ?而记者在采访中得知,老魏的老伴确实也曾想到过离开。当初魏德友来新疆戍边的时候,那时还没有现在的小砖房,他住在一个地窝子里。地窝子是当地的一种叫法,其实就是一个土坑,上面有一个土棚。冬不御寒,夏不降暑。他的老伴从山东老家来这里,住了没多久,实在忍受不了这里的艰苦,不得已而离开了。可是刚走出一公里,就被魏德友拽回来了。不过从那次以后,老伴刘景好再也没离开过。现在,老伴反倒是魏德友留下来的最大的支持者和动力。
如果没有媒体的发现,魏德友一家可能会一直默默无闻下去,不为人知。那么魏德友是如何被报道出来的呢?
7月15号《现代快报》听说了魏德友的故事。
无人区是什么样的?什么人能够在无人区坚守52年?这一切的开始,都是源于疑问。随着记者采访的不断深入,记者心中的问号,渐渐被打开,变成了一个个惊叹号。
魏德友和老伴的这份信念和坚守,感动着《现代快报》的记者。记者们熬了几个通宵,来整理素材、打磨文案,光是图片就有一两千张,航拍视频、VR全景还有30几段。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,他们选择了用H5这种集纳视频、图片、音乐、文字的新媒体形式,把故事和情感完整地传递给公众。
《现代快报》的记者没想到,这个H5刚上线就火了,火爆程度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。
魏德友的故事被网友迅速的关注,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媒体对魏德友的故事进行传播。不少网络媒体,整合自己平台上最好的资源播出了这段H5,或者做了魏德友的相关话题。
老魏的故事不仅仅网络上流传的火热,就像片子一开始所看到的,现实生活中,地铁里、高铁上,魏德友的故事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看到。
魏德友和老伴的这份坚守,感动公众。凭着公众自发,媒体助力,如今的魏德友成了当之无愧的“网红”。
在今天这个资讯纷杂、热点转瞬即逝的时代,老魏为什么迅速走红,热度持续不减,甚至愈发火爆呢?
媒体选择魏德友和老伴的事迹去传播,其实也反映出了当下媒体和人们在新闻价值选择上的一种倾向。
人民日报王坎认为,魏德友是有一种信仰在支撑的,这种信仰的力量正是当下社会所稀缺的。
那么面对大家的追捧,魏德友本人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?北京的记者和在新疆的记者用手机做了一个视频连线。
在面对自己成为网红这件事上,魏德友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奋,反而觉得自己依然平凡。而对于自己为国家做的这些贡献,魏德友也觉得没有什么特殊之处。
魏德友红了以后,不少媒体都去采访他,也有人带着东西去看他,对此魏德友说这都是无所谓的事。但是在他心中,有一件事是有所谓的,为此付出生命也是值得的。
魏德友说,如果有人要破坏国家财产或者是进行侵略,他就会挺身而出。
魏德友深爱着这片荒无人烟的土地,虽然他们老两口在塔城县里也有房子,但是他们还是不愿意离开这里。
魏德友红了,他能成为真正意义的正能量“网红”,对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大多数人来说都在“意料之外”,也在“情理之中”。一个人、一辈子在偏远的国境线上护着地盘守着家,我们怎能不感动?但过去有些时候,我们却忽视了“人心”需要体味的“温度”和“质感”。其实向善的、向上的力量本就蓄积在寸土寸心之中,而魏德友的故事瞬间将这股力量点燃、释放,并在互动激荡中积聚、升腾。其实现实生活之中还有更多的“老魏叔”,等待我们去发现、去讲述。
(来源:大众网)